
十五運會田徑比賽女子100米決賽現(xiàn)場。人民網(wǎng) 雷琦竣攝
發(fā)令槍響,七道身影如箭離弦,在百米紅色跑道上劃出凌厲軌跡。僅十余秒,扎著利落雙馬尾的16歲小將陳妤頡率先撞線,而征戰(zhàn)該賽道接近二十載的34歲老將韋永麗緊隨其后。
“11秒10!破亞洲青年紀錄!”計時牌定格的瞬間,全場沸騰。
11月17日晚,這場備受矚目的十五運會女子百米飛人大戰(zhàn)中,浙江選手陳妤頡以這一驚人成績奪冠,并成為全運會史上最年輕的百米女飛人。
終點線外,全場目光聚焦之處,韋永麗笑著張開雙臂,與年輕冠軍陳妤頡緊緊相擁,她用手輕拍女孩的后背,眼中情緒翻涌,短短幾秒,便仿佛完成了一場莊嚴的新老交接,“傳承”在此刻具象化。

韋永麗擁抱年輕冠軍陳妤頡。人民網(wǎng) 雷琦竣攝
轉身回望大屏幕時,“第二名”的成績躍入眼簾,韋永麗先是一怔,隨即雙膝跪地,肩膀顫抖,掩面而泣。所有參賽選手見狀紛紛圍攏過來,俯下身輕聲安慰道:“大姐,好棒的!”
作為當日女子百米決賽中唯一的“90后”,她的身影本顯得“有點孤單”。可此刻,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后輩,默默守候在可敬的前輩身旁——這超越勝負的溫情一幕,令在場無數(shù)人為之動容。
對于韋永麗而言,這是她第四次,也是最后一次征戰(zhàn)全運會。面對后浪洶涌,這位昔日的“亞洲女飛人”雖不復當年之勇,卻秉持著“多跑一槍就是賺到”的心態(tài),克服傷病、拼盡全力,一路殺入決賽。
那一跪,百感交集,是她用堅守贏下一枚獎牌,為自己的“謝幕戰(zhàn)”畫上圓滿句號,亦是她心中明了,這將是一個時代的落幕,與另一個時代的開端。
百米賽道,是人類對速度極限的永恒追求。回顧韋永麗的奮斗足跡,她早已鐫刻下屬于自己的傳奇。
2009年,幸得廣西田徑隊教練田玉梅賞識,韋永麗正式開啟職業(yè)道路,一年后憑借出色表現(xiàn),敲開國家隊的大門。自此,她猶如旋風般席卷賽場:2012年,一人包攬了全國田徑錦標賽女子100米、200米和4×100米接力三項桂冠;2013年摘得亞錦賽百米金牌;2014年亞運會勇奪百米和4×100米雙冠;2015年三次追平全國60米紀錄;2016年打破全國60米紀錄,并成為首位闖入世錦賽女子百米半決賽的中國選手;2018年在瑞士田徑賽中跑出10秒99的個人最佳成績,讓中國女子短跑時隔20年再次突破11秒大關……
敢拼敢沖、御風而奔,她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,穩(wěn)穩(wěn)“跑”進了大眾視野。
如果說韋永麗的堅守,詮釋著中國田徑精神的厚度,那么,陳妤頡的鋒芒,則展現(xiàn)了中國短跑勢不可擋的未來。
“今年的水平都很高,青出于藍而勝于藍。”賽后接受采訪時,韋永麗淚痕未干但笑容已綻,坦言很開心看到中國女子短跑后繼有人,“她現(xiàn)在還是未成年,非常期待她成年之后的輝煌,也希望看到更多00后、10后跑出好成績,站到世界之巔。”
賽場上“酷”勁十足的陳妤頡,似乎有著遠超年齡的冷靜與成熟:起跑反應快、蹬地有力,加速跑步幅與步頻結合優(yōu)異,沖刺跑速度保持能力強。“跑出這個成績,算是意料之中,賽前教練已經(jīng)把我的狀態(tài)調到最好了。” 面對外界的贊譽,她則謙遜回應:“先努力向大姐(韋永麗)靠近,大旗還是在她們身上,我要多向她們學習,希望未來不斷刷新青年紀錄。”
11秒,這個數(shù)字對女子短跑來說,是一道難逾越的“高墻”。今年世錦賽女子100米比賽中,僅前五名選手跑進11秒。“11秒10,我覺得這只是她的開始。”韋永麗對后起之秀充滿信心,“希望她能在2027年的北京田徑世錦賽上突破11秒,超越我們,打破保持多年的全國紀錄,我很想見證那一刻。”
百米跑道,距離很短,短到只有十來秒的沖刺;時間很長,長到承載一名運動員的整個青春。盡管即將告別這條揮灑過無數(shù)汗水與淚水的跑道,韋永麗卻表示會以另一種方式續(xù)寫體育人生:“我將以老師的身份再繼續(xù)投身體育事業(yè),多盡一份努力,多做一份貢獻。”
老將謝幕,新星升起;薪火相傳,精神永續(xù)。當“00后”成為賽場主力,“10后”嶄露頭角,這份傳承依然繼續(xù),中國短跑的未來,會在這一棒又一棒的交接中,走向更廣闊的天地。
責編丨彭奇
來源丨人民網(wǎng)廣西頻道
本站所有直播信號均由用戶收集或從搜索引擎搜索整理獲得,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我們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號和視頻內容,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通知我們,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。
Copyright ? 2021-2024 360直播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陜ICP備18010618號-3